金色嵌线螺

Septa hepaticum   Roeding
   

  140  浏览



形态描述

形态描述 贝壳呈纺锤形,壳质结实。螺层约9层,缝合线浅。螺层高、宽度增长较慢而均匀。螺旋部圆锥状,约为壳高的1/3,体螺层高大。各螺层除壳顶约2层光滑外,其余各层具串珠状组成的螺肋,其螺肋在螺旋部各层为3条,在体螺层约为9条。纵肿肋在各螺层不同的部位出现。壳面的螺肋呈金黄色,肋间呈沟状,为黑褐色(肝脏色)。在纵肿肋上和壳口外缘具白色的斑或色带。壳口卵圆形,内白色,周缘橘红色。外唇宽厚,其上具白色条斑,内缘具粒状的白齿,齿间常呈橘红色;内唇薄,轴唇具白色肋状的齿,其间为橘红色。前沟短,呈半管状,向右方扭曲。厣未见。
标本测量 (mm)
壳高 46.O 41.5 39.0 33.0 25.O
壳宽 23.0 19.O 18.5 15.7 14.0

大小

标本测量 (mm)
壳高 46.O 41.5 39.0 33.0 25.O
壳宽 23.0 19.O 18.5 15.7 14.0

生物学

为热带和亚热带生活的种类。据Habe和Kosuge(1979)记载栖息于潮间带及浅海岩礁间。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底栖生物拖网时尚未发现标本。


生境信息

为热带和亚热带生活的种类。据Habe和Kosuge(1979)记载栖息于潮间带及浅海岩礁间。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底栖生物拖网时尚未发现标本。


国外分布

也广分布于印度一太平洋暖水区,在日本(房总以
南),菲律宾(从东萨马特至苏录海),斐济群岛和波利尼西亚,澳大利亚的东昆士兰以
及东非沿岸等地都有它们的踪迹(图95)。

国内分布

此种除在我国台湾的北、东海岸、恒春半岛、兰屿、小琉球屿和澎湖群
岛,海南岛,西沙群岛有分布外。

经济意义
经济用途
标本信息

标本采集地 海南(三亚、牙龙湾、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共11个干壳标本。